到底是「Nebuta」?還是「Neputa」?無論是哪一場青森夏日睡魔燈籠盛典,都絕對熱血沸騰,令人振奮!

提到青森縣的夏日祭典,許多人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,大概就是赫赫有名的「青森睡魔祭」吧!裝飾著巨型燈籠的遊行車華麗登場,不僅在日本全國廣為人知,近年來也在海外受到高度矚目。其實除了青森市之外,縣內各地也都舉辦富有當地特色的睡魔祭,現在就帶大家認識青森代表性睡魔祭:弘前市、青森市與五所川原市所舉辦的三大盛會,保證精彩可期!
首先,先釐清一個常讓人困惑的問題吧!為何有些睡魔祭日文發音為「Nebuta」,有些又稱作「Neputa」呢?這兩者是不同的東西嗎?
事實上,兩者意思相同,只是在青森縣東部地區較常用「Nebuta」,而西部地區則是傾向使用「Neputa」。名稱的不同主要源自地區方言的差異,雖然只是發音上的細微差別,但也展現了當地人對自己祭典的驕傲與歸屬感。這一字之差,蘊含著的是對地方文化的深厚情感。
好了!說明完發音差異後,就來介紹青森縣內三大知名睡魔祭各自的魅力與特色吧!
弘前睡魔祭
從歷史角度來看,這場祭典是三大祭典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個。與青森市和五所川原市不同,弘前睡魔祭的一大特色在於睡魔燈籠並非由專業師傅製作,而是由在地居民齊心協力打造而成。半圓扇型的睡魔燈籠,前後兩面繪著鮮明對比的圖案,正面多為威風凜凜的武士,背面則是婀娜多姿的美女,畫風細膩講究,展現與其他兩大祭典截然不同的藝術美感。
此外,弘前睡魔祭也以大太鼓所演奏出的震撼樂聲聞名。當鼓聲響徹街道,伴隨著「YA~YADO~!」的祭典吆喝聲,強而有力的節奏不只撼動胸口,更直擊人心,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。
青森睡魔祭
三大祭典中規模最大的,非青森睡魔祭莫屬,近年吸引了數百萬人的觀光客造訪。相較於弘前睡魔祭將紙繪張貼於木框上的平面睡魔燈籠,青森睡魔祭則是由專業師傅耗時數月,以金屬線和紙材打造出大型立體雕刻作品。這些作品題材多元,包括歌舞伎、日本神話、中國故事等,以細膩生動的立體手法著稱,令人嘆為觀止。
而青森睡魔祭的另一大看點,就是身穿鮮豔服裝,被稱為「跳人」的舞者們。他們活力十足的跳躍舞姿,將祭典氣氛推向高潮。值得一提的是,只要穿上指定服裝,就算是觀光客,也可以加入「跳人」行列。祭典期間可在市區多處租借或購買舞衣,穿戴整齊後便可參加。記得事先練習「Rassera!Rassera!」的熱血吆喝聲,和大家一起盡情舞動吧!
五所川原立佞武多
這些睡魔燈籠首先吸引目光的是其驚人高度,最高可達23公尺,相當於七層樓高!在睡魔燈籠遊行時,負責拉車與跳舞的人會齊聲高喊:「YATTEMARE!YATTEMARE!」來炒熱氣氛。據說「五所川原立佞武多」的起源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,當地大地主們為了彰顯地位與財力,彼此競相比高,打造出一座座巨型睡魔燈籠。當時製作出的睡魔燈籠甚至遠在鄰鎮都能看到,壯觀程度可想而知。
可惜的是,這些睡魔燈籠設計圖與「五所川原立佞武多」傳統本身,在接連幾場市區大火中幾乎全數付之一炬,一度失傳。然而,1993年人們重新發現了部分設計圖,成為重燃希望的契機。在當地居民的積極努力下,祭典得以重生,甚至為了不妨礙巨型睡魔燈籠高度,特地將沿途的電線埋設地下,讓睡魔燈籠得以順利遊行。自此之後,「五所川原立佞武多」聲勢迅速高漲,如今已與青森市、弘前市的睡魔祭並駕齊驅,成為青森代表性的夏日盛事之一。
當然,這三大祭典在音樂、服裝等細節上各有不同,但相信大家已大致了解其各自特色。如果夏天來青森旅行,有機會至少應該參加其中一場祭典(如果能全都參加更棒)!即使行程與祭典日期無法配合,也不需要失望。各城市都有專門的睡魔燈籠展示設施,全年都能感受到祭典的熱鬧氣氛。像是弘前市的「津輕藩睡魔村」、青森市的「睡魔之家 Wa Rasse」,以及五所川原市的「立佞武多館※」,都是了解祭典文化的好地方,推薦親自造訪!
※公告:立佞武多館自2025年4月起進行大規模整修工程,暫停開放,預計於2026年7月重新開館。最新資訊請參閱官方網站公告。